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海安市隆政街道辖区的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以劳动为笔、以责任为墨,充分发挥来自基层、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在各自领域勇挑重担、带头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深耕沃土,争当产业振兴“领头雁”
“土地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只要肯劳动、敢创新,土里也能刨出‘金疙瘩’!”全国劳动模范、海安市人大代表于清荣边说边挽起沾满泥土的裤脚,脸上挂着朴实的笑容,耐心地给前来学习的农户传授经验。作为海安俞万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他扎根土地二十载,从最初承包50亩土地试水大棚蔬菜种植,到如今流转1630亩土地,将农场发展成为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种植基地、江苏省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之路。每日清晨五点,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田间,检查农机设备、观察作物长势,沾有泥点的工作服就是他最耀眼的“代表勋章”。
在推广无人插秧机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机器哪有人手细致?”于清荣二话不说,连续一周驻扎田间,操作机械示范插秧,从行距调试到水深控制,每个环节都给村民耐心讲解。“看!机器插秧又快又匀,效率是人工的十倍!”他擦着额头的汗水,向围观的村民展示劳动成果。如今,他建立的“稻麦科技示范小院”不仅是新技术的试验场,更成为村民们学习劳动技能的“田间课堂”。在他的带动下,周边80多家农户主动加入机械化种植队伍,让传统农田焕发出新活力。
为了让更多村民共享劳动成果,于清荣成立俞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大家只管安心种地,从播种到收割,我们全包了!”他向村民们承诺。服务中心年服务面积超1万亩,为20多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村民老陈感慨:“跟着于代表劳动,不仅学会了新技术,每月还能多挣3000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各展所长,奏响乡村发展“协奏曲”
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隆政街道内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用各自的辛勤劳动,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市人大代表、定制村干刘倩云用键盘和镜头开启“云端劳动”。“大家看,这是咱们村刚摘的紫桃,颗颗个大饱满!”直播间里,她手把手教村民拍摄农产品短视频、讲解销售话术。为了拓宽销路,她连续一个月跑遍街道村居,收集优质农产品。“只要肯用心,劳动的价值就能通过网络放大!”在她的努力下,村里农产品年销售额实现了新突破,让田间的劳动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
市人大代表、隆政小学教师于秋月发现村里草编技艺濒临失传,便挨家挨户走访老艺人,邀请他们到校授课。在她的推动下,学校开设草编兴趣班,手把手教孩子们选草、编织、造型。“每一根草都能变成宝,这是祖辈留下的智慧!”她常这样鼓励学生。起初,孩子们因反复失败想放弃。于秋月就带着大家参观非遗展览,讲述草编故事。渐渐地,课间、放学后,孩子们专注编织的身影经常出现。如今,草编不仅成为校园特色课程,更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手中传承,劳动精神在实践中扎根。
街道议政代表、奥里斯特机械公司总经理吴厚余每天穿梭在生产车间与乡村小路之间。“把工厂建在家门口,就是要让乡亲们不用离乡就能靠劳动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所在公司将传统的机械加工厂改造成现代化工厂,吸纳10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生产线旁,村民李大姐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在厂里劳动,每月工资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太感谢了!”
实干担当,书写为民服务“履职答卷”
代表们深知,劳动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更是履职尽责的基石。在村里走访时,代表们卷起裤腿一边与村民们一起干农活,一边唠家常倾听诉求;调研时,代表们一边了解情况,一边用实际行动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一次水利设施修缮调研中,代表们顶着烈日参与清淤工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只有亲身体会、共同劳动,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街道议政代表、德兴村党组织书记奚勇如是说道。
在市人代会和街道议政代表会上,人大代表、议政代表分别将劳动中收集的“实践与智慧”转化为建议和议案。针对农村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问题,他们提出“构建新型农业互助合作社”建议;为解决农产品滞销困境,他们建议“打造县域级冷链物流枢纽”;着眼乡村儿童成长需求,他们呼吁“建设乡村青少年活动中心”……
闭会期间,代表们深入项目现场,化身施工员、质检员,帮助并监督街道民生实事项目有序落地。在三里闸区域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代表们轮流驻守工地,从现场开挖到管道安装,全程监督,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代表们还积极投身公益活动。他们带领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打扫庭院、维修老旧电路;在助学帮扶中,不仅捐赠书籍文具,还化身“课外导师”,为留守儿童开设阅读、手工等特色课程;在爱心义诊中,积极协调医护人员走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健康检查。这些充满温度的志愿服务,让代表履职更好地融入乡村热土。“劳动不仅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更是传递温暖与希望。”市人大代表、江中光电董事长许应龙在爱心助学捐赠仪式上动情地说。
从产业振兴到民生改善,从文化传承到志愿服务,隆政街道的全体代表们在党的旗帜引领下,将继续按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要求,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天然优势,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创造幸福,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融入每一次躬身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使命。
(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