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萍,海安市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南通永固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兼工会主席。作为公司负责人,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带领企业突破创新,打造出“永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作为人大代表,她始终秉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心声,通过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地,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企业家兼人大代表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立足本职,做创新发展的“领路人”
俞萍萍始终秉持“努力奋斗,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建精品工程,筑永固丰碑”的企业宗旨,以打造优质工程为品牌战略支点,带领团队勇当建筑行业的“红色铁军”,积极开拓高端建筑市场新蓝海。作为公司掌舵人之一,她将企业发展壮大视为己任,多次组织技术管理团队赴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凝心聚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俞萍萍的带领下,这家拥有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钢结构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资质的企业持续扩大市场版图。近三年来,她率领团队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在全国各地已完成在建工程83个,目前在镇江、无锡、泰州等长三角重点城市有10余个在建项目。
在俞萍萍的影响下,企业先后荣获“江苏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企业”“南通市优秀施工企业”等多项省市级荣誉,并获评“AAA级资信企业”,拥有卓越的综合实力。
心系民生,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深冬的一个晚上,俞萍萍接到海安腾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总的电话:“俞代表,开元大道的路灯又‘罢工’了,工人们下班都提心吊胆的……”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让这位连任两届的人大代表立即驱车赶往现场。
在实地调研中,俞萍萍发现了更多问题:万达广场南马路的非机动车道路灯暗淡无光,谭港小区路段路灯经常性“眨眼”……她连续三晚到周边区域走访调研,用手机详细记录了没有路灯、路灯损坏以及光照度不足的地方。
“小路灯,背后是大民生。”在准备的代表建议里,俞萍萍这样写道。在随后召开的海安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她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对没有路灯或有路灯但不亮的路段进行整修的建议》,迅速引起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办理期间,市住建部门多次与她联系,并同她一起到有关路段实地调研。不久后,一盏盏路灯在谭港小区、开元大道等路段重新亮了起来。它们不仅照亮了夜归人的路,更映照出一名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初心。
自2022年以来,俞萍萍已累计走访联系群众700余人次,先后向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在渠化路设计的路口增设防晒挡雨设施的建议》《关于对废弃网线进行整治的建议》《关于对城区内饭店的排烟口进行整治的建议》,并会同其他代表提交了《关于缓解城市用工难与农村用工难问题的议案》《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海安人才招引与人才布局的议案》《关于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助力海安产业集群发展的议案》等,均引起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有效纾解了企业和群众的实际困难。
当提到俞萍萍,周边群众无不交口称赞,有的还会亲切地称呼她为“知心代表”。
回馈社会,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在男性占比超过60%的建筑行业,俞萍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开创了管理新思路。她将“柔性管理”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创新建立“双关爱”机制:一方面设立“职工互助基金”,累计帮扶17户困难职工家庭;另一方面创建“女职工关爱驿站”,根据女性生理特点优化岗位配置,有效降低了女工工伤率。她的这种管理理念,充分彰显了企业温度,深受企业职工的广泛认可和真心拥护。
担任工会主席期间,俞萍萍坚持开展春季技能培训、夏季防暑慰问、秋季助学圆梦、冬季温暖帮扶等活动,持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当得知丧偶女工张姐的女儿考上大学却无力承担学费时,她不仅慷慨解囊,更推动设立“金秋助学基金”,三年来已帮助多名职工子女继续学业。“她总能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张姐含泪说道,“这份体贴让我们在钢筋水泥中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俞萍萍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敬老爱老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她多次组织企业工会成员到仁桥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她都会精心筹备慰问事宜,不仅为老人们送去鸡蛋、牛奶等生活用品,更会坐下来与老人们促膝谈心、唠家常,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琐事和心里话。在亲切交流之余,她还组织文化宣传志愿者为敬老院的老人们献上了精彩的文娱节目,让慰问活动既有物质关怀,又充满人情温暖。她时常奔走呼吁,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银发群体的生活需求,倡导大家主动投身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用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作为人民推选的代表,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并将始终践行‘为民代言、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务实担当的精神搭建好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俞萍萍如是说。
(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