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安县人大常委会在全县五级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走送督”履职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进一步强化代表履职意识、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丰富代表履职内涵。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打好主题实践活动驱动战
海安现有五级人大代表1100多名,肩负着全县90多万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如何发挥好这些代表的作用,让他们在群众心中树榜样、立标杆、带好头,在助推海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了换届后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很多代表眼中仅仅成了一句口号。每每换届后,代表们的履职意识就淡了,只注重当好“会议代表”“举手代表”,不注意平时履职的现象多了起来。群众不知道代表干了些什么,代表不知道要干些什么,这成了人大代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县人大常委会审时度势,对症开方,适时地提出了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以“走送督”履职为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年初,县人大党组亲手拿方案、定计划、交任务。县人大主任会议多次讨论,数易其稿,后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了《关于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走基层、送服务、督办理”履职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随后又在全县召开了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进行部署推动。一场以“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网络履职平台”、“人大代表履职基地”为平台载体,以“走基层、访实情”、“送服务、解疑难”、“督办理、见成效”为内容,以“代表阵地建设起来、代表活动开展起来、代表作用发挥出来、代表形象展示出来”为目的的主题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活动以“走送督”为抓手动员和引导各级代表当好经济社会发展“监督员”、联系群众“联络员”、社情民意“调查员”,把履职之根融入全面领先发展主战场,扎在人民群众的厚土中。
为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县人大常委会强化三项举措,即健全领导机制和联动机制。成立了由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常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全体驻会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一协调、整体推进。各区镇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采取县镇联动方式,以“一家一网一基地”为活动平台,引导代表在履职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创先争优,促进代表整体形象提升。强化责任落实。县人大机关成立专门班子,由常委会负责人领衔,人大机关各委室跟进,对各区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落实。强化宣传引导。各区镇人大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及时展示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履职为民活动的精彩画面,同时向县人大推送一批务实创新、成效明显的先进典型,县人大在县两台一报“人大代表之声”、“人大代表访谈”栏目及县人大网站增设“走送督”履职民为主题实践活动专栏,及时刊播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把点上的经验变成面上的经验,把“盆景”变成“园林”、“森林”。
迅速行动,有序推进,打好主题实践活动整体战
自召开动员会以来,县镇人大整体联动,迅速拉开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各镇人大根据主题活动要求,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完善推进措施,为打好主题活动的整体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墩头镇人大进一步深化“走送督”履职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以人大代表进农户聚焦富民、进企业聚力创新和争创全面小康佳绩、争创人民满意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双进双创”活动,排出服务清单,每名代表认领3-5项服务内容,让隐形代表现身、让失语代表说话、让挂名代表做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主体作用。李堡镇人大把代表“走基层、访实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组织全镇五级代表开展为期一周的“看李堡、话变化、谋发展”千人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走基层、访实情,向群众介绍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振发展信心,感受发展成果。雅周镇人大开展“走送督”活动,切实维护群众权益。以“走基层”为出发点,促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送服务”为着力点,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顺民意、惠民生、聚民心;“督整改”为落脚点,切实推动各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执法为民、执政便民。通过“走送督”主题活动的开展,把监督寓于支持之中,推动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角斜镇人大充分引导人大代表当好“监督员”,围绕全镇经济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注重对落户“3+1+1”产业园区的重大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监督,选择其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项目,通过视察、调研、审议,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推动项目落地生根;围绕全镇民生工程、政府实事工程开展专题询问,对其中推进不力、久拖不决的事项开展质询,进一步凸显问责,从而对监督政府部门工作起到刚性作用。城东镇人大以“三张清单”为抓手,以“四个精准”为切入口,以“五大行动”为主线,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在立发街道围绕“走送督”开展系列活动,代表们集中乘车对南通理工学院、东部家具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园区进行了视察,并围绕开发区的项目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新区人大工委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县人大常委会“走送督”履职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精神,并围绕目标任务,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载体,确定每名代表固定联系10名选民,每月10日为“代表联系选民”接待日,组织代表积极参加项目行、科技行、村居行、脱贫行、法治行,并做好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白甸镇人大通过组建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专题培训、组织走访视察、督办民生实事等工作,大力推进“走送督”活动。南莫镇人大加强“走送督”载体建设,将阵地建设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本着便于组织,便于管理,便于代表参加活动原则,将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成代表学习培训的重要基地,联系选民的固定场所,议政督政的重要平台。
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打好主题实践活动升温战
自开展“走送督”活动以来,各级各类代表以“一家一网一基地”为平台和载体,争当“监督员”、“联络员”、“调查员”,大家在履职为民的路上你追我赶、奋勇前行,用实际行动演绎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党政干部代表徐海涛身体力行“环保行”争当监督员。作为墩头镇墩西村的一把手,他将清水工程长效保护与当前的“263”工程深度融合。“我组织村里的保洁人员组成保洁服务站,定期组织巡查,清理河里面的漂浮物和水生杂物,确保河里水清能养鱼。通过我们的努力,墩西村的清水工程和环境整治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的管理机制,以保证环境越来越好,让老百姓越来越满意。”
企业界代表黄立勇率先垂范“科技行”争当示范员,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作为企业的一名当家人,黄立勇深知科技创新是破解新常态下各种挑战的根本之策。所以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他尤其注重科技创新,今年他先后与多所高等院校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越。现在企业的一批新项目已开工建设,届时生产能力将成倍增长。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全县多家纺织企业都纷纷向高校抛出了橄榄枝,结下了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
农业界代表、最美水利人韩良明积极践行“脱贫行”,做精准扶贫的助力者。他热心公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多年来,一直资助多名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贫困学生上大学,直至他们完成学业。不仅如此,他还长期帮助村里的贫困老人,时不时送些新衣服,称几斤肉给老人,像对待自己的亲身父母一样,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大爱之歌。
事实上,活动拉开序幕的一个多月里,像这样的代表还有许多,他们积极响应,纷纷参与到主题活动的生动实践,在活动中展现履职为民的风采,在活动中兑现为民代言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