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县人大代表,视察全县防汛防旱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进基,副主任肖正明、王锡林、章曙东,副县长彭为杰,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各委室负责人,县政府办、农资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察看了墩头禾凤闸站、县防汛抗排机具储备中心、城市防洪工程东闸站、大公镇风景河闸和贲家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所,大家对县防汛防旱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海安县抢抓全市唯一的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县及省水利资源管理现代化试点县的重要契机,全力推进防洪抗旱减灾现代化建设,全县基本形成防洪、挡潮、除涝、引灌、调蓄的水利工程体系,防洪保障能力已整体达防洪20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县政府先后制定了《海安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海安县水利现代化规划》等专项规划,并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防洪投资渠道,每年争取省级以上投资5000-9000万元用于重点防洪工程建设。抢抓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机遇,突出做好重点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城区防洪、里下河圩区、大公镇北凌河以北低洼地防洪排涝治理等工作。面对近期南方连续出现强降雨情况,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组织开展全县水利工程汛前检查,并抓紧落实各类工程险工隐患的处置,充分做好迎战今年可能发生的洪涝、干旱、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的准备。
视察组一行表示,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相关部门要充分准备,立足防大水、抗大灾、抢大险,以“促发展、保民生”的要求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进基要求各区镇和相关部门要紧抓“堵”、“淤”、“洼”这三个治理关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强化标准化管理和责任落实,切实将防旱防汛工作实效凸显在保障好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上来,筑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