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议专题 >> 万名代表小康行

村民致富领头羊 ——记海安县人大代表张秀华

【信息时间: 2016-07-2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一个千人的渔业小村,面积不足1000亩,10年来却声名远播:连续8年被市、县评为“文明村”、“先进村”,2015年被省水利厅命名为“水美乡村”,连续5年被评为滨海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个小村叫镇海村,位于滨海新区东部渔业滩涂。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张秀华以“苦干到白头,创新永不休”的精神,带领群众将小村打造成小康乡村,践行人大代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神圣职责。 

  “小改大”突破渔业发展困境 

  “选民把我选为人大代表,就是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为群众服务。”自从参加“万名代表小康行”活动以来,张秀华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她所认领的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中,如何帮助渔民走出渔业发展困境被摆在首要位置。镇海村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的小渔村,全村80%的农户从事海洋捕捞和养殖,随着海洋资源逐步衰竭,只能在近海作业的小渔船陷入困境。张秀华作为人大代表、镇海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推动渔船“小改大”。她首先走访省市海洋渔业局,了解上级对渔民小船改大船的优惠政策;接着从调研入手,带领村干部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经过学习和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将小马力渔船变成大马力渔船,到资源相对丰富的远洋生产,海洋捕捞业才能走出困境。刚开始渔民不理解、不支持,目光短浅者有之、怕担风险者有之。张秀华带领一班人进一步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让渔民切身体会大船抗击风险、增加产量的能力。两位生产效益高、敢想肯干的船老板先行一步,在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各投资近500万元建造了两艘大船,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船老板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全村新造大马力渔船已增至6艘,大大提高了海洋生产能力,同时吸引本村及周边数十位渔民就业。仅此一项,镇海村年人均增收3600元。为了强化海洋与渔业安全管理,镇海村成立裕丰渔业公司,用公司化运作对出海渔船提供服务,统一安全管理,受到省市县三级海洋与渔业部门的高度肯定。 

                                                                                                                       (角斜人大  张如意)

  建安居工程,镇海村老少群众喜开颜 

  漫步镇海村临海花苑,你仿佛置身于县城小区,这里是渔民的别墅区,让人刮目相看,就连城里人也羡慕不已。近年来,人们发现镇海村的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修的沥青路、水泥路通向全村的每家每户,道路两旁绿树成阴,夜晚华灯齐放。村民活动中心落成,休闲、娱乐、便民服务、购物餐饮等功能齐全。在这里,村干部为村民开展各种服务,闲暇之余,村民们在这里休闲、娱乐。张秀华说,建设大美农村是群众迫切需求,作为百姓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就应该全力以赴帮助选民实现。大美农村不仅是农村自然面貌的改变,更是村民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张秀华带领一班人以“万名代表小康行”活动为为契机,以新农村建设、小康村创建为抓手,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加强村民文明素质教育。依托村妇女儿童之家正常开展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以卫生清洁为主的“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构建文明和谐村风民风家风,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敢担当作为,镇海村项目建设扛旗夺杯 

  镇海村在滨海新区可以说是弹丸之地。地少人也少,发展空间比较小。尽管如此,张秀华认为,发展的步伐不能停,创新的思路永不休。她秉承项目为零一切为零的理念,一心一意主功招商,推进全民创业。自身土地资源少,便通过招商把项目落户到工业园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镇海村村民陈刚头脑比较灵活,上世纪70年代就接触渔网,那时候技术不发达,成品渔网主要靠渔民的双手,加工地点在家,属于家庭作坊。张秀华认为像这种家庭作坊做出来的渔网,质量上达不到要求,工艺上也不过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张秀华主动与陈刚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动员他加快发展。张秀华多次上门的韧劲感动了陈刚。很快,一座占地21652平方米的现代化渔网厂落户在海港工业园区,目前这家明露绳网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达6500万元,从事渔绳、渔网生产工人数200人,能独立自主生产渔网型号30多种,年产各种渔绳、渔网5000吨,渔网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滨海新区规模最大的渔网企业。今年4月份,张秀华听说上海有一老板有意投资农业园,她紧盯不放,三下上海与上海老板对接洽谈。对方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很快流转土地200亩,创办了乾居农庄,农庄内集海鲜餐饮、采摘、冷库、休闲于一体。成为县认定的南黄海亿元农业及旅游项目。为推进全民创业,镇海投资1000万元在集镇建设创业园,吸引20个小型项目落户。
    张秀华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几年前,她被查出胃部患上了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后理应静养休息,可不到两个月,她就拖着羸弱的身体正常上班工作。村属企业里有一条渔船因诸多原因没有办到出海手续,她不顾身体虚弱,多次去省渔港监督局进行汇报、协商,终于办理好该船的手续,保证该渔船按时出海作业,避免了每天数万元的重大损失。
    “帮助全村群众走向小康,本来就是我们人大代表义务和责任”张秀华总是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