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老坝港滨海新区,你立马就能真切感受到这片热土上处处洋溢着激情。你会为这里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而惊叹,你会被这里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所震撼。这是一片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的土地,在这里,一座现代化的滨海新城正在惊世崛起。而这一切,源于这里有一位好的带头人。他就是南通市人大代表、老坝港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怀。
一、抓重点、攻难点,奋力干事创佳绩
他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和同志们一道,围绕“抢抓新机遇、构建新平台、打造新亮点,全力催生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部署,发扬崇尚科学、开拓进取、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新区精神,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使老坝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跨越崛起的好势头。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引领。新区组建以后,他先后组织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就新区的总体规划、海洋功能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规、城市设计等进行设计,以规划引领新区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按照 “要把滨海新城建设成为沿海经济重要经济增长极和10—15万人口城市”的目标定位,着手进行滨海新城详规编订工作,在临海高等级公路两侧规划20平方公里,先期建设1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为新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坚持无障碍房屋征收保证。为了打造好的投资环境,他在新区成立之初就组织规划建设部门对角斜镇区至新221省道连接线、临海高等级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农户、企业实施拆迁,并启动路基工程建设。面对在新区建设过程中群众困惑和不理解,他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向群众宣讲新区发展规划,展示新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宣传有关政策,解答拆迁安置、就业增收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新区很快就拿下了规划区的土地,而且几乎没有后遗症。
三是坚持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采取BT等融资模式,累计投入30亿元,着手进行路道、河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63公里“八横九纵”的城市道路,疏浚整治了67公里“三横八纵”的河道,并配套了路灯、交安、绿化、公交站台、沿线城市小品等工程。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大力提升集聚力。如今的滨海新城,水清岸绿、美如公园。
四是坚持高水准特色园区建设。按照“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原则,在遵循规划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石材、家具、生物、综合等“3+1”特色产业园区模式。目前,已有大明玉、聚和、泰瑞安、天久生物、龙源风力发电等一大批项目落户园区。另外,与产业配套的石材市场、家具邻里中心、消防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和供热站以及各类配套管网也已全面建设。
五是坚持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他带头领受招商任务,着力营造人人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优化投资环境。天成、中洋河豚庄园、温泉度假区、中国海安国际石材城、海洋生物产业园、东部家具园、益华城市综合体等一大批项目的落户,为滨海新区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六是全力推进新城建设。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产城融合总体思路,不断完善产业生产、生活性配套服务,迅速启动了医院、学校、住宿、餐饮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中洋河豚庄园为龙头,融玉龙湾、中国红旗民兵博览园、老坝港渔村的5A级南黄海旅游度假区。
二、保民生、解民忧,为民办事促和谐
他坚持以关注民生为第一要求,以保障民生为第一职责,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为民谋利。
一是走进基层,倾听民声。对于百姓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在何处、忧为何事,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困、济民苦,通过与村民聊家常、话发展、谋致富,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抓发展大事与抓群众生活相统一。
二是落实政策,改善民生。关注民生工程,均衡发展优质教育事业,增强教育质量;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省级卫生村创建;抓好低保、五保工作的长效管理,提高两个敬老院服务水平,积极谋划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百姓,着力提高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收入,提高各类救助对象保障水平,积极推动慈善事业,不断提升困难群体生活质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部按政策发放;同时,建立健全保障网络,开拓创新社保和医保工作,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类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办事不方便问题,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三是狠抓安全,保障民安。进一步突出抓好海洋渔业等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妥善处理突发海上事件,未有一起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听民意、提建议,认真履职促发展
作为新区的一把手,王怀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始终不忘代表身份,积极参加代表大会和小组会议,切实履行好人民群众赋予的神圣使命,把参政议政列为代表履职的重头工作。他常常深入群众,走访选民,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及时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竭尽所能为其排忧解难。每次参加会议时,他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的关于《关于对农村建房做好规范管理的建议》、《关于做好精准扶贫的议案》等多条建议和议案均被采纳。其中在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旅游综合产业发展的议案》得到了高度重视,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被立案,交由县人民政府办理。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滨海新区民生工作、现代农业建设工作专项监督等多个调研报告,有力地推进了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滨海新区(角斜镇)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经验被全国人大内刊登载,“海安滨海新区(角斜镇)人大连续开展专题询问,推进政府工作”入选2015江苏省市县人大十大新闻。
今年,自“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他更是热烈响应。他表示,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建设全面小康中有所作为。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紧扣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他带领经济发展局的同志对全区的规模企业逐一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了企业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产学研项目转化、申报市以上科技成果、落实研发项目享受税收政策等情况,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建议以及企业亟需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今年发展思路及今后打算。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并根据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联系高校,寻找项目,为企业提出发展思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他整合利用各类资源,积极盘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努力化解企业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
风帆劲起勇跨越,蓄势待发正当时。如今王怀同志正带领着滨海新区一班人围绕着“争当南通沿海开发的排头兵、勇做海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目标不断向前奋进。作为市人大代表和滨海新区的当家人,王怀没有豪言壮语,他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时刻铭记百姓的需求和愿望,做为民之事,谋为民之策,抓富民之举,认认真真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实做好,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享受到新区发展的成果,与广大干群一起描绘新区发展的美好蓝图。
(马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