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会议专题 >> 万名代表小康行

海安县人大:找准全面小康发展短板 代表为“旅游产业发展”提良方

【信息时间: 2016-06-0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针对海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近期,县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视察相关旅游产业建设情况,召开了部分旅游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普遍认为:旅游业具有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属性。随着当今民众消费心理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以旅游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成为时尚,大众休闲、个性体验的时代特征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县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期,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周边大都市巨大的旅游消费人群中,吸引更多的人来海安休闲消费,无疑将成为助推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的新动力。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旅游资源偏少,发展相对滞后,对全县产业的带动作用需进一步放大,旅游业的提档升级亟待通过政府强势推进,为下一轮发展赢得先机。针对这些问题,代表们也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孙秀芳讲:要精心策划旅游宣传立体推介。优选推介载体。通过新兴传媒、节会平台、设立广告牌等加大宣传推介,适当邀请名人媒体代言、拍摄影视作品等,提高海安旅游品牌知名度。对原有的智慧旅游APP平台要提档升级。高速公路及国道等交通要道,设立推介海安旅游广告牌。同时积极争取参与省市专项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叫响旅游口号。提炼海安旅游城市推介口号,用出诸如“好客山东”、“常来常熟”那样的形象语言来推介自己,建议甄选出能代表地方特色的形象语言,作为城市品牌形象,不断叫响。放大口碑效应。宣传推介与营销要紧密结合,我县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游客,在旅游营销中要给他们留印象、树形象,让旅客成为海安的推介者。此外,建议由政府引导、行业协会牵头鼓励相关企业生产出更多能代表海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市人大代表薛庆龙认为:应加快“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编制,突出规划的系统引领。一是与产业规划相融合。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江海河鲜”旅游美食、沿海休闲观光、里下河生态景观、西南农业观光、城市历史人文等进行旅游业连片规划。放眼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注重为未来的发展赢得先机。在规划中注重旅游业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与城乡规划相衔接。做好与各类城乡建设规划的相互协调,在城乡建设规划中融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文化元素,做好规划调整衔接。三是与旅游新业态相适应。当前在长三角地区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些都市人到农村度假、养老,规划要注重逆城市化这一新潮流,为旅游业带来新机遇。

县人大代表邓正如表示:要不断强化旅游品牌软件建设。在加强旅游项目区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品牌景点,集中力量打造几条海安旅游的精品线路,或者与周边县市共同规划,连点成线,增强和丰富海安旅游的体验。在县内可开通公交旅游专线,组织好“海安人游海安”活动。放大河豚品牌效应。“河豚之乡、休闲海安”是我县旅游品牌,要继续办好中国海安河豚节,将河豚庄园列为河豚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打造金砖酒店这一“吃河豚、住金砖、游海安”的重要节点。做好区域品牌策划。从区域上看,我县已有里下河“金三角”、黄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白甸水乡生态度假基地、雅周现代农业园等,这些景区内有多个景点,建议按区域找到核心景点,强化区域品牌策划。如在县城区域江淮文化园是凤山景区的核心元素,要整合广福禅寺、韩国均故居、东洲公园等,提高相互间文化的互融互通。

    

                                                         (周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