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以深化“双联”机制、抓实建议办理、丰富履职活动、强化服务管理为着力点,健全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健全工作机制,拓展“两个联系”的广度和深度
1.完善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工作机制。建立常委会负责人接待人大代表日制度,定期走访基层一线代表,听取意见建议。根据常委会议题安排,有针对性邀请熟悉相关工作的基层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鼓励代表对会议议题提前开展调研、积极发表审议意见,认真做好列席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工作。
2.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扎实开展“统一接待选民月”等活动,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带头“进家驻站”联系选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面对面听意见,点对点摸实情。支持代表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就近就便联系接待选民群众,注重运用“数字人大”等线上载体,多渠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3.加强“一府一委两院”联系代表工作。落实“一府一委两院”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向代表通报和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向代表征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机制。推动各国家机关通过推送重要工作信息、建议办理协商等方式,助力代表知情知政、依法履职。
二、抓实关键环节,提升代表建议工作质量
4.严把建议“精准关”。围绕“提得准”,指导区镇街广泛组织代表开展调研,找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人大所能的结合点,探索推行代表提出建议前与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代表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围绕“提得好”,采取专题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帮助代表掌握提出建议的理论政策依据、法律要求和工作程序;优化分层审核机制,协助代表把好建议的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鼓励代表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及时将群众诉求归纳整理成高质量的闭会期间代表建议。
5.严把交办“协同关”。精准交办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联合召开议案建议交办会,明确年度代表建议办理具体要求,推动承办单位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办理责任。提请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年度重点督办建议,推动牵头领办、具体承办职责落到实处。优化办理沟通机制,加强办理单位同代表的充分沟通、主办协办单位之间的沟通联络,形成办理工作合力,努力提升办理和答复质量。对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提出的意见建议,即收即转、逐件落实。
6.严把督办“实效关”。跟踪督办代表议案,持续深化重点建议督办,实施多层立体督办,适时组织会商协调、开展视察调研,着力提高督办的针对性、实效性。借助建议办理平台实时了解办理进度,对办理进度滞后的单位,采取适当方式跟进提醒,提高办理质量,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8月份主任会议听取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11月份常委会会议审议年度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三、拓宽履职路径,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
7.纵深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坚持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贯穿本届人大工作的主线,以“三聚焦一深化”为抓手,引导代表积极投身“八项行动”,深化学思践悟,更好履职作为。定期举办“代表大讲堂”,指导区镇街因地制宜办好“大讲堂+微课堂”,开展代表微调研、微调解、微志愿、微监督等活动,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8.积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各级代表小组按照就地、灵活、方便的原则,开展理论学习、视察调研、座谈交流、联系群众等各种活动,为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汇聚合力。发挥经济运行观察点、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立法联系点的优势,采取“专门委员会+职能委室+专业代表”等方式,开展特色代表小组活动,推动有关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提升人大行权履职的实效。
9.精心组织专项监督活动。突出制造业发展、城市更新、生态环保、闲置土地盘活等重点,开展专项监督,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并推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和具体举措。深化专题询问、工作评议、跨区域联动等监督方式,优化日程安排,提高代表参与率,增强专项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安排对选举任免人员的任后监督,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高质高效履职。
四、坚持上下联动,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管理
10.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及时组织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新修改的代表法、监督法以及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及时更新代表履职知识题库,举办“五知四会三有”履职知识竞赛。围绕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人大工作者服务保障能力,举办两期专题学习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强化理论武装,拓宽实践视野,以学促思、以学促行、以学促干。
11.提升履职平台服务效能。健全“三融合三促进”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平台效能。因地制宜、有序推广“代表微家”“法治庭院”等特色履职平台建设,推动平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贴近代表需求、满足群众需要。组织代表在家站点挂牌亮“码”,畅通“民情直通车”,实现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不定期对“家站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
12.深化区镇街人大工作指导。持续推动区镇街人大工作“两个条例”的贯彻实施,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建立镇街人大兼职副主席(副主任)履职激励机制,运用微信群等载体,加强对人大秘书的日常指导,推动更好发挥职能作用。鼓励支持区镇街人大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
13.强化代表履职管理。用好代表履职评价机制,引导代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义务。分批安排代表回原选区或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自觉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监督。依托主流媒体和人大宣传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代表依法履职、建言献策、发挥作用的典型事迹,生动展现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履职风采。